在食用菌生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次品菇、畸形菇。這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不僅是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更是生長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影響。今天華劍烘干小編想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猴頭菇的畸形有哪些以及怎樣防治的知識。
       畸形猴頭,是指在形狀、大小和色澤方面發(fā)生了明顯變化的子實體。畸形猴頭將明顯影響產量和商品價值,其類型大體有以下幾種:
       (1)花菜型:這種猴頭子實體呈塊狀分枝,表面有皺褶,粗糙,無菌刺,菌肉松軟,個體肥大,因此也有人稱它為光禿無刺型。
"猴頭菇"
       (2)珊瑚叢型:子實體從基部開始分枝,在每一個主枝上又有不規(guī)則的多次分枝,有些還會在頂端不斷膨大成一個個小子實體,但大多數在幼小時就會死亡。
       (3)菌刺稀疏型:這種子實體球心很小,菌刺稀少,而且刺粗而短,菌體易萎縮,往往不等長大就死亡。
       出現畸形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1)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猴頭對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比較敏感,當濃度超過0.1%時,就會刺激菌柄不斷分枝,使子實體變成光禿無刺的花菜型或是珊瑚型,防治方法是,保持栽培室內空氣新鮮,注意通風換氣。
       (2)培養(yǎng)料營養(yǎng)成分不適宜,即碳氮比失調。在木屑培養(yǎng)料中混雜有松、杉、樟等含有芳香族化合物及其他有毒物質的木屑時,也會抑制菌絲體的發(fā)育,使子實體球心變小,菌刺短而粗。防治方法是,要嚴格按照比例配制培養(yǎng)料,盡里選用闊葉樹的木屑,如萬不得已要用針葉樹的木屑,必須堆積發(fā)酵一段時間,或高溫蒸煮后再用;在選用新的代用料時,要進行試驗,待成功后才能推廣使用。
"新鮮的猴頭菇"
       (3)溫度控制不當,水分管理不妥。當溫度偏高到24℃左右,而濕度又較低時,易產生子實體畸形。防治方法是:加強水分管理,經常噴水,保持空氣相對濕度90---95%。此外,通風換氣時,切忌子實體直接吹風,以減少水分蒸發(fā)。如果溫度低于14℃,子實體易變成黃色或粉紅色。在自然條件下栽培,要選擇適宜的季節(jié),控制好培養(yǎng)室的溫度。
       (4)菌種傳代次數過多,菌種退化。防治方法是,在整個生產過程中要加強菌種選育工作。
       如果一旦產生畸形菇,即使利用非常好的食用菌烘干機進行烘干,在市場上也是不受歡迎的。因為本質就不好的話,很難再打動人心。